无人机辅助通信(无人机辅助通信系统)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无人机辅助通信可能是相关行业人士都值得关注的知识,在此大海号对无人机辅助通信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为您带来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无人机在消防通信中的应用有哪些
- 2、无人机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是什么?
- 3、无人机如何与地面建立通讯
- 4、我国完成首次无人机通信演练,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5、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的需求与特点
无人机在消防通信中的应用有哪些
城市消防救援
极速侦察,掌控现场态势,并通过视频回传实现前后方协同指挥。
业务挑战
在大型化工厂、仓库火灾中,现场环境复杂、起火面积大,消防人员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进入火场风险极高
受建筑和烟雾遮挡时,消防人员难以精准识别起火点和高温区域,无法及时进行合理部署
在灾后评估中,传统的平面图和照片难以直观反应现场情况,消防人员需要信息化设备提升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无人机优势
大疆无人机可快速构建立体监控体系,代替侦查人员第一时间深入火场中心区域获取信息
可见光相机能全面呈现现场,热成像相机能穿透烟雾以及部分建筑物遮挡,获取温度分布,协助消防员准确识别起火点和高温区域
现场画面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回传至后方指挥中心。让指挥人员掌握现场信息,科学指挥调度
无人机还可对现场进行快速二维、三维建模,获取精准的可视化信息,辅助消防预案制定或损失评估
森林防火灭火
自动化巡逻助力高效防火,高空视角助力精准灭火。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业务挑战
由于森林地区交通不便,地形复杂,视野不开阔,传统人工巡护成本高、任务重,响应速度慢
森林火灾发生时,现场火情多变,需要全局火情态势信息协助精确调度打火力量进入或撤离的路线
无人机优势
在日常防火工作中,无人机可快速对大片林区开展自动化巡逻,极大提升巡护效率,及时发现火情,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在灭火现场,无人机可快速获取火场全局的视角,并获取火线位置分布情况,并可通过热成像相机突破浓烟障碍快速识别并定位火情,极大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辅助现场科学调度灭火力量
在扑灭明火后,可通过配备热成像相机巡逻火场识别复燃点或烟点,杜绝二次大面积起火
无人机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是什么?
一、通信领域:因为是无人驾驶飞机,所以必须要通过信号远程遥控指挥,这对信号的传输质量、效率、保密性、稳定性等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在复杂的地形、天气情况下。
二、优点:
1,人员安全,由军人在后方进行远程遥控,即使出现坠机、被击落等情况也没有人员损失,这对当前越来越重视人权及爱好和平的百姓来说是更能接受的事。
2,经济性,历来飞行员培训都是极耗资源的,即使是军事大国的飞行员也是很宝贵的财富,失去一位都是很大的损失,再加上抚恤金,所以一些极危险的任务,如果可以用无人机完成自然更好。
3,避免飞行员被俘虏,尤其是喜欢全球干涉的国家,如果飞机出现意外或者被击落前飞行员跳伞落入敌区,那么很有可能被俘,后续的营救、谈判等一系列问题会让政府和军方很头疼。
4,性能可发挥性更高,没有驾驶员就不用再考虑驾驶员的承受能力,比如加速度、氧气、温度等条件,摆脱这些因素,无人机可发挥性就更高。
三、缺点:
1,远程操控信号受限于地形、气候、距离等条件,有一定的隐患。甚至敌方会有意屏蔽信号,以此设法击落或者捕获无人机,这不是没发生过。
2,远程控制毕竟比不了直接在战机里驾驶,在灵活性上要想和普通战斗机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受限于技术,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自由起降、作战有难度,另外由于政治、人文等问题,普通战机无人化难以做到,也就是说无人机很难做到普通战机那样大小,而不够大,就意味着载弹量小、攻击力弱的缺点
无人机如何与地面建立通讯
无人机与地面通信主要通过数传或者图传链路。
举例说明:
大疆Phantom 4 Pro无人机,使用遥控器与飞行器进行通信。
1、无人机摄像头捕捉的画面,通过遥控器图传链路传输到地面段的遥控器上,遥控器可通过屏幕显示出来。
2、遥控器对无人机的控制信号,比如控制飞机前后左右飞行,就可以通过遥控器图传(数传)链路,发送给空中的无人机,无人机接受信号之后,由飞控控制无人机做出相关动作。
我国完成首次无人机通信演练,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随着世界各国对无人机运用的不断重视、多无人机协同应用的兴起和无线自组网应用研究的迅猛发展,无人机自组网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特别是通信组网方面的应用,已经日趋成熟。
据有关报道,近日,应急管理部组织多家单位,使用国产无人机翼龙-2完成了我国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通信实战演练。
本次演练中,翼龙-2连续飞行近20小时,通过其搭载的基站,在无信号覆盖区域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平台,创建了我国应急救援通信体系建设的全新方案。
本次测试选择了公共网络覆盖不到的四川木里地区,模拟这一区域发生重大灾害时,无人机为救援队伍提供通信保障。翼龙-2无人机抵达指定区域上空后,迅速搭建区域空间通信网,为地面救援队伍提供有效通信覆盖。
基站分三大部分搭载在翼龙-2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上,在灾区上空盘旋,通过卫星链路接入中国移动的核心网对灾区进行覆盖,在测试区域,翼龙-2无人机进行了不同高度的盘旋飞行,开展了公网、专网和超短波三个频段的应急通信保障测试。
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翼龙2无人机回传图像清晰,现场音视频数据与应急管理部指挥大厅实时交联,实现了实时调度和高效指挥,首次实现了跨空域、跨昼夜实战场景下的应急通信。
这次大型无人机应急通信实战演练,在无信号覆盖区域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平台,创建了我国应急救援通信体系建设的全新方案。
无人机通讯组网的工作原理:
无人机通讯自组网是由无人机担当网络节点组成的具有任意性、临时性和自治性网络拓扑的动态自组织网络系统。作为网络节点,每架无人机都配备移动自组网络通信模块,既具有路由功能,又具有报文转发功能,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构成任意的网络拓扑。每架无人机在该网络中兼具任务节点和中继节点两种功能:作为任务节点,可在地面控制站或其他无人机的指令控制下执行任务意图;作为中继节点,可根据网络的路由策略和路由表参与路由维护和分组转发工作。
在无人机之间采用Ku波段和Ka波段(高空),高度越高,即便采用高频,为减少损失,也必须选择适当的频率,在使用双向指向性天线的远距离通信中继中,如果与空地链路的频率不同,也会有相当的技术问题。而且由于无人机上上装备天线等的能力有限,同样限制了传输距离和速度,在双向传输中的指向性天线的控制功能,以及与中继机的通融性即加入和脱离通信系统等功能方面还有很多技术难度。
无人机自组网通讯系统具有独立组网、自组织、动态拓扑、无约束移动、多跳路由等一般自组网的技术特点。
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的需求与特点
1. 无人机的优势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以下优势。
(1)机上没有驾驶员,无须配备生命保障系统,简化了系统、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
(2)机上没有驾驶员,执行危险任务时不会危及飞行员安全,更适合执行危险性高的任务。
(3)机上没有驾驶员,可以适应更激烈的机动飞行和更加恶劣的飞行环境,留空时间也不会受到人所固有的生理限制。
(4)无人机在制造、使用和维护方面的技术门槛与成本相对更低。
①制造方面:放宽了冗余性和可靠性指标,放宽了机身材料、过载、耐久等要求。
②使用方面:使用相对简单,训练更易上手,且可用模拟器代替真机进行训练,节省了真机的实际使用寿命。
③维护方面:维护相对简单,维护成本低。
(5)无人机对环境要求较低,包括起降环境、飞行环境和地面保障等。
(6)无人机相对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应用领域广泛。
2. 无人机的局限性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以下局限性。
(1)无人机上没有驾驶员和机组人员,对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的依赖性更高。
(2)无人机放宽了冗余性和可靠性指标,降低了飞行安全。当发生机械故障或电子障时,无人机及机载设备可能会产生致命损伤。
(3)无人机的续航时间相对较短,尤其是电动无人机。
(4)无人机遥控器、地面站、图传、数传电台等设备的通信频率和地面障碍物等,限制了无人机系统的通信传输距离,限制了无人机的飞行范围。
(5)无人机的体积、重量和动力等,决定了无人机的抗风、抗雨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