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电感(电感表怎么测线圈电感)

全能王仿站服务2025-08-07 08:16:13112阅读4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线圈电感可能是相关行业人士都值得关注的知识,在此大海号对电感表怎么测线圈电感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为您带来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线圈电感参数介绍

小时候我们经常会拆卸一些电子器件,拆开之后我们发现里面除了线还是线,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的好奇心也没有了,从此以后小编就再也不拆哪些电子器件了。但是小编后来再拆就是物理实验室了,发现原来这些线也有不同之处。有的线单独这,有的线捆在一个圆轱辘上,这些捆在一个圆轱辘上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线圈。

1、常用线圈

蜂房式线圈

如果所绕制的线圈,其平面不与旋转面平行,而是相交成一定的角度,这种线圈称为蜂房式线圈。而其旋转一周,导线来回弯折的次数,常称为折点数。蜂房式绕法的优点是体积小,分布电容小,而且电感量大。蜂房式线圈都是利用蜂房绕线机来绕制,折点越多,分布电容越小。

  铁氧体磁芯和铁粉芯线圈

线圈的电感量大小与有无磁芯有关。在空芯线圈中插入铁氧体磁芯,可增加电感量和提高线圈的品质因素。

铜芯线圈

铜芯线圈在超短波范围应用较多,利用旋动铜芯在线圈中的位置来改变电感量,这种调整比较方便、耐用。

色码电感线圈

色码电感线圈是一种高频电感线圈,它是在磁芯上绕上一些漆包线后再用环氧树脂或塑料封装而成。它的工作频率为10KHz至200MHz,电感量一般在0.1uH到3300uH之间。色码电感器是具有固定电感量的电感器,其电感量标志方法同电阻一样以色环来标记。其单位为uH。

  阻流圈(扼流圈)

限制交流电通过的线圈称阻流圈,分高频阻流圈和低频阻流圈。

偏转线圈

偏转线圈是电视机扫描电路输出级的负载,偏转线圈要求:偏转灵敏度高、磁场均匀、Q值高、体积小、价格低。

  2、电感线圈的主要参数

电感(电感线圈)是用绝缘导线(例如漆包线、纱包线等)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

贴片功率电感

贴片功率电感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电感是用漆包线、纱包线或塑皮线等在绝缘骨架或磁心、铁心上绕制成的一组串联的同轴线匝,它在电路中用字母“L”表示,主要作用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电感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

高频贴片贴心绕线电感

(1).骨架骨架泛指绕制线圈的支架。一些体积较大的固定式电感或可调式电感(如振荡线圈、阻流圈等),大多数是将漆包线(或纱包线)环绕在骨架上,再将磁心或铜心、铁心等装入骨架的内腔,以提高其电感量。

骨架通常是采用塑料、胶木、陶瓷制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2]

空心电感(也称脱胎线圈或空心线圈,多用于高频电路中)不用磁心、骨架和屏蔽罩等,而是先在模具上绕好后再脱去模具,并将线圈各圈之间拉开一定距离。

(2).绕组绕组是指具有规定功能的一组线圈,它是电感的基本组成部分。

绕组有单层和多层之分。单层绕组又有密绕(绕制时导线一圈挨一圈)和间绕(绕制时每圈导线之间均隔一定的距离)两种形式;多层绕组有分层平绕、乱绕、蜂房式绕法等多种。

(3).磁心与磁棒磁心与磁棒一般采用镍锌铁氧体(NX系列)或锰锌铁氧体(MX系列)等材料,它有"工"字形、柱形、帽形、"E"形、罐形等多种形状

(4).铁心铁心材料主要有硅钢片、坡莫合金等,其外形多为"E"型。

(5).屏蔽罩为避免有些电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磁场影响其它电路及元器件正常工作,就为其增加了金属屏幕罩(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振荡线圈等)。采用屏蔽罩的电感,会增加线圈的损耗。

(6).封装材料有些电感(如色码电感、色环电感等)绕制好后,用封装材料将线圈和磁心等密封起来。封装材料采用塑料或环氧树脂等。

电感-主要参数

电感的主要参数有电感量、允许偏差、品质因数、分布电容及额定电流等。

(一)电感量

电感量也称自感系数,是表示电感器产生自感应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圈数(匝数)、绕制方式、有无磁心及磁心的材料等等。通常,线圈圈数越多、绕制的线圈越密集,电感量就越大。有磁心的线圈比无磁心的线圈电感量大;磁心导磁率越大的线圈,电感量也越大。

电感量的基本单位是亨利(简称亨),用字母"H"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亨(mH)和微亨(μH),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H=1000mH;1mH=1000μH

(二)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是指电感上标称的电感量与实际电感的允许误差值。

一般用于振荡或滤波等电路中的电感要求精度较高,允许偏差为±0.2%~±0.5%;而用于耦合、高频阻流等线圈的精度要求不高;允许偏差为±10%~15%。

(三)品质因数

品质因数也称Q值或优值,是衡量电感质量的主要参数。它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电感器的Q值越高,其损耗越小,效率越高。

品质因素 Q :

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值,即:Q=XL/R. 线圈的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线圈的Q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线圈的Q值通常为几十到一百.

电感的品质因数的高低与线圈导线的直流电阻、线圈骨架的介质损耗及铁心、屏蔽罩等引起的损耗等有关。

(四)分布电容

分布电容是指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线圈与磁心之间存在的电容。电感的分布电容越小,其稳定性越好。

(五)额定电流

额定电流是指电感有正常工作时反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若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则电感器就会因发热而使性能参数发生改变,甚至还会因过流而烧毁。

上面小编从常用线圈和电感线圈主要参数两个大方面介绍了线圈电感,通俗易懂,没有上过初中高中物理的朋友也很容易理解,这个线圈电感一般只会在学校学习物理这门课时会用到,其余在生活中除了专业人士一般都不太了解这个,小编希望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各位朋友能够对线圈电感有所了解。还有小编要提醒一下大家,做物理实验时务必要注意自身安全。

线圈电感(电感表怎么测线圈电感)

电感线圈的作用有哪些?

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线圈的电感用l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亨利

(mh)、微亨利(μh)。

作用:

1.阻流作用

电感线圈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总是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抗衡。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有阻碍作用,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它与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f的关系为xl=2πfl,电感器主要可分为高频阻流线圈及低频阻流线圈。

2.调谐与选频作用

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可组成lc调谐电路。即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f0与非交流信号的频率f相等,则回路的感抗与容抗也相等,于是电磁能量就在电感、电容来回振荡,这lc回路的谐振现象。谐振时电路的感抗与容抗等值又反向,回路总电流的感抗最小,电流量最大(指

f=“f0“的交流信号),lc谐振电路具有选择频率的作用,能将某一频率f的交流信号选择出来。

线圈电感测试和计算方法是什么?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 圈直径 (吋) 。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

需要用交流测试方法。用电阻和电感串联,通上一定的交流电测出其电流和电压计算出阻抗值来。电感的感抗=ωL=2*3.14*f*L   .f 交流电频率。

线圈的电感与哪些参数有关系

电感线圈的性能指标主要就是电感量的大小。另外,绕制电感线圈的导线一般来说总具有一定的电阻,通常这个电阻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记。但当在一些电路中流过的电流很大时线圈的这个很小的电阻就不能忽略了,因为很大的电流会在这个线圈上消耗功率,引起线圈发热甚至烧坏,所以有些时候还要考虑线圈能承受的电功率。

电感量

电感量L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除专门的电感线圈(色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电感量也称自感系数,是表示电感器产生自感应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电感器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圈数(匝数)、绕制方式、有无磁心及磁心的材料等等。通常,线圈圈数越多、绕制的线圈越密集,电感量就越大。有磁心的线圈比无磁心的线圈电感量大;磁心导磁率越大的线圈,电感量也越大。

电感量的基本单位是亨利(简称亨),用字母"H"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亨(mH)和微亨(μH),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H=1000mH

1mH=1000μH

感抗

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符号Ω。它与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f的关系为XL=2πfL

品质因素

品质因素Q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值,即:Q=XL/R。它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电感器的Q值越高,其损耗越小,效率越高。线圈的Q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线圈的Q值通常为几十到几百。电感器品质因数的高低与线圈导线的直流电阻、线圈骨架的介质损耗及铁心、屏蔽罩等引起的损耗等有关。

分布电容

任何电感线圈,其匝与匝之间、层与层之间,线圈与参考地之间,线圈与磁屏蔽罩间等都存在一定的电容,这些电容称为电感线圈的分布电容。若将这些分布电容综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与电感线圈并联的等效电容C。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Q值减小,稳定性变差,因而线圈的分布电容越小越好。

额定电流

额定电流是指电感器有正常工作时反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若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则电感器就会因发热而使性能参数发生改变,甚至还会因过流而烧毁。

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是指电感器上标称的电感量与实际电感的允许误差值。

一般用于振荡或滤波等电路中的电感器要求精度较高,允许偏差为±0.2[%]~±0.5[%];而用于耦合、高频阻流等线圈的精度要求不高;允许偏差为±10[%]~15[%]。

电感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怎么描述?

电感线圈: 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线圈的电感用L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亨利 (mH)、微亨利(μH),1H=10^3mH=10^6μH。

作用: 通低频,阻高频;高频信号通过电感线圈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很难通过;而对低频信号通过它时所呈现的阻力则比较小,即低频信号可以较容易的通过它。电感线圈对直流电的电阻几乎为零。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其他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

电感线圈对电流信号所呈现的阻抗利用的是线圈的自感。电感线圈有时我们把它简称为“电感”或“线圈”,用字母“L”表示。绕制电感线圈时,所绕的线圈的圈数我们一般把它称为线圈的“匝数“。

原理:

电感是导线内通过交流电流时,在导线的内部及其周围产生交变磁通,导线的磁通量与生产此磁通的电流之比。

当电感中通过直流电流时,其周围只呈现固定的磁力线,

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是当在线圈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将呈现出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力线。根据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磁生电来分析,变化的磁力线在线圈两端

会产生感应电势,此感应电势相当于一个“新电源“。当形成闭合回路时,此感应电势就要产生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知道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力线总量要力图阻止

原来磁力线的变化的。由于原来磁力线变化来源于外加交变电源的变化,故从客观效果看,电感线圈有阻止交流电路中电流变化的特性。电感线圈有与力学中的惯性

相类似的特性,在电学上取名为“自感应“,通常在拉开闸刀开关或接通闸刀开关的瞬间,会发生火花,这就是自感现象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势所造成的。

总之,当电感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线圈内部的磁力线将随电流的交变而时刻在变化着,致使线圈不断产生电磁感应。这种因线圈本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 ,称为“自感电动势”。

由此可见,电感量只是一个与线圈的圈数、大小形状和介质有关的一个参量,它是电感线圈惯性的量度而与外加电流无关。

感抗

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符号Ω。它与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f的关系为XL=2πfL

电感线圈的定义及作用是什么?

定义: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

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用L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

亨利

(mH)、微亨利(uH),1H=10^3mH=10^6uH。

作用:感线圈的电特性和电容器相反,“阻高频,通低频“。高频信号通过电感线圈

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很难通过;而对低频信号通过它时所呈现的阻力则比较小,

即低频信号可以较容易的通过它。电感线圈对直流电的电阻几乎为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lhzc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目录[+]